育出“好種子”
原標題:育出“好種子”
——“聚焦甘肅三農這五年”系列報道之六

河西走廊制種玉米播種期,一壟壟潔白明亮的農膜遠近交織,蔚為壯觀。通訊員 王將攝

近日,在臨澤縣新華鎮富強村,農戶們正忙著進行玉米苗的放苗和間苗。通訊員 王將攝
記者 毛婧雯
“全國每100粒玉米種子,就有13粒來自臨澤。”在臨澤縣情簡介中,這句話充滿了驕傲與自豪。作為“中國玉米制種第一縣”,這里年產優質雜交玉米種子約1.2億公斤,產值突破6億元。每到金秋,一顆顆飽滿的籽粒兒,總會告別這祁連山下的故土,來到各玉米種植區,承載起農人的希望。
在企業家眼里,規模擴張與成本下降往往意味著利潤的增長。
“現在,我們臨澤玉米去雄機去雄率已達到95%。以前每到玉米抽雄期,雇一個工人每天需要支付300到330元,這對企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支出?,F在通過機械化,單在去雄環節,就比人工作業每畝節約成本約160元。若是從播種到收獲全程采用機械化,則比人工作業每畝節約成本超500元。”甘肅潤豐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岳曉鵬說。
作為全國前50強制種企業的“掌門人”,岳曉鵬很滿意技術帶來的利潤增長。
近年來,臨澤縣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力推進制種玉米標準化生產、規?;N植、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監管,形成春季播種、夏季管理、秋季收獲、冬季加工的循環生產加工鏈。
窺斑見豹。臨澤縣玉米制種業的發展,正是我省大力推進由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的縮影。近年來,我省堅持把農作物制種產業作為全省重要的特色優勢產業來培育,全省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育種創新能力、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優勢基地地位進一步凸顯,為保障全國糧食生產用種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酒泉市肅州區黃泥堡裕固族鄉沙棗園子村村民妥玉婁經營著46畝承包地,其中,2畝地種植制種南瓜,10畝地種植制種生菜。
“現在都是訂單農業。就拿南瓜來說吧,去年公司給我們的訂單價格是每畝5000元,制種收益穩定。我家來自土地的收入去年超過13萬元。”妥玉婁說。
近幾年,通過政策扶持、強化管理、龍頭培育等措施,酒泉市建成50多萬畝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為主的種子生產基地。全市制種基地涉及5個農業縣市區,制種農戶7.2萬余戶,從事種子生產的企業達200家,已發展成全國最大的蔬菜花卉外貿制種基地。
不止酒泉。近年來,我省著力推進種業基地建設,建成了一批種子生產大市和大縣。“張掖玉米種子”獲得全國唯一的種子國家地理商標證書;甘州區、臨澤縣、涼州區、肅州區、高臺縣、永昌縣、古浪縣7縣(區)被認定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定西、酒泉、張掖、平涼4市及山丹、民樂、隴西3縣被認定為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甘州、臨澤、高臺、涼州、永昌、肅州、民樂、山丹、渭源9縣(區)獲得國家級玉米、蔬菜、馬鈴薯制種大縣獎勵。
2021年,我省各類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294萬畝,產種量17.5億公斤,其中玉米、馬鈴薯、瓜菜花卉制種面積分別達到141.2萬畝、48.8萬畝和44.7萬畝,產量分別達到5.8億公斤、9.9億公斤和3317萬公斤,分別較上年增長8.9%、22%、9%和6.4%、24%、2.5%。我省已發展成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重要的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和瓜菜花卉制種基地,成為全國現代種業三大核心基地之一。
“我省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農業種質資源豐富,記錄定名的植物有4500余種。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已進行了兩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我省啟動了為期3年的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收集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近20萬份。
同時,我省育種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十三五”以來,全省共選育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464個,其中玉米品種351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2000個,居全國第三,范圍覆蓋糧食、油料、糖料、蔬菜、果樹5大類18種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
自古以來,河西走廊便與種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曾經,葡萄、石榴、核桃等作物的種子通過它來到中原,寶貴的蠶種由此走向羅馬帝國。今天,河西走廊因其對制種的天然優勢,已成為眾多制種企業爭相入駐的“黃金走廊”。沿著這條“走廊”,種子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種業“甘軍”得以由弱到強。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種子企業667家,建成成套加工線413條,種子加工能力6億公斤以上,其中玉米種子企業133家,馬鈴薯種薯企業83家。全球種業前三強均在我省建立了中外合資公司和基地。肅州區國家現代種業(瓜菜花卉)產業園創建完成并通過國家認定驗收,甘州區省級現代種業(玉米制種)產業園正在積極創建。
眾多企業的青睞也表明,我省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種子生產、加工技術中心。
育出“好種子”,既保障了國民的“糧袋子”,又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我省正蹄疾步穩,踔厲奮進。
相關新聞
- 2022-05-19武威芫荽籽首次實現出口
- 2022-05-18民勤:人參果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 2022-05-17甘肅全力抓好糧食生產
- 2022-05-17甘肅省2萬多名農民獲得職稱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