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市:曬藥場上喜事多
原標題:華亭市:曬藥場上喜事多
通訊員 朱玲
近日,走近華亭市策底鎮紅旗川寬敞平整的藥材晾曬場,中藥材遍地可見,村民正忙著將晾曬好的大黃分揀、裝袋、運送……濃濃的藥香撲面而來。
“以前,地里收回來的藥材只能放到炕上慢慢晾干,費時不說,火候還難把握。”對以前曬藥的種種“難腸”,藥農王亞麗記憶猶新。
為有效助推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策底鎮不斷完善藥材基地建設,在紅旗川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藥材晾曬場,加工廠房、烘干房、倉儲房、晾曬房一應俱全,如今又加裝了中藥材清洗、烘干、加工等設備,破解了傳統晾曬方式效率不高、質量打折的困境。
“今年我種了5畝獨活、2畝川芎、2畝大黃。”紅旗村村民馬杰笑呵呵地說,“現在種藥有補助,賣藥有出路,心里很踏實。”
馬杰的“踏實”,源于一系列扶持藥材種植好政策的落地見效。按照上級財政扶持政策,策底鎮對藥材產業分類獎補,推出了“中藥材育苗補助”“標準化種植基地補貼”“中藥材試驗示范基地補貼”等政策,對龍頭企業嘉澤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和隆恒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每畝5袋的標準補助3000袋有機肥,并組織開展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3場600多人次,不斷提升藥農種植水平。同時,華亭市嘉澤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2元的價格,與300多戶種植農戶簽訂收購訂單,確保藥材種植戶的收入,解決了藥農的后顧之憂。
“現在大黃市場價格在每公斤22元左右,去年種植的大黃收了5萬公斤,收益還是比較好的,同時還帶動30多人長期務工。”嘉澤中藥材合作聯合社理事長史書說。
從“一枝獨秀”變成“遍地開花”,從“單打獨斗”變成“抱團運營”,從鼓勵種藥材到技術支持再到保障銷路,策底鎮逐步走出了一條“大手牽小手”的藥材發展路子。
今年以來,策底鎮緊扣華亭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目標,在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的同時,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組建策底鎮中藥材鏈長專班,整合10家規范化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大力推行“聯合社+合作社+農戶”結合的模式,形成了“種植—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中藥材生產加工產業鏈條。目前,該鎮已打造策紅路沿線“一線四村”和紅旗村集中連片千畝中藥材示范基地2處、育苗示范基地1處,完成獨活、黃芪、川芎、大黃等中藥材種植1萬畝,育苗200畝,年內中藥材產業實現創收100萬元,人均增收達到8000元。
相關新聞
- 2022-05-20甘肅省農科院與瓜州院地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 2022-05-19育出“好種子”
- 2022-05-19武威芫荽籽首次實現出口
- 2022-05-18民勤:人參果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